
◎本报记者 王枚 周庄
( i8 |- Y) C0 q" }5 j$ ~ 邳州邹庄镇是驰名中外的炒货之乡,东与山东郯城县毗邻,北与兰陵县(原苍山县)接壤,又有“一步跨两省,鸡鸣闻三县”之说。日前,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邹庄镇,一探邹庄人的炒货精神和风土人情。 “炒货之乡”名气响!
9 Y- l1 W1 d3 u2 R# Q& D 邹庄镇总面积72.2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6.6万亩,社会人口6.2万人,辖17个行政村(居),53个自然村。说起邹庄镇的富民产业,“一口大锅一把铲,邹庄炒货走遍天”是该镇的真实写照。北到漠河,南到海南,小到乡镇县城,大到京城都市,邹庄人干炒货的足迹遍布全国上百个城市。近年来,邹庄人更是走出国门,远涉俄罗斯、科威特、阿联酉等国,将邹庄炒货之名传响了海外。
) A) g2 ]! f' W6 }! J# z 关于邹庄炒货,乡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,苏北地区有炒瓜子、爆米花敬神龙的祭祀习俗。相传,又到一年二月二“龙抬头”的日子,龙王出巡到邹庄境内,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,闻到香喷喷的瓜子味,以为是百姓在用最好的炒货、最响亮的爆花声来欢迎他,于是龙颜大悦,普降甘霖,使这一带连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从此以后,每年的二月初二,家家户户都在贡桌上摆放炒货,祈求龙神佑护。
* S0 g" D( W" L$ _# H 据了解,当地百姓炒瓜子、爆米花的传统习俗有百年以上历史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党的富民政策,使这里的人们将小炒锅搬上了大市场,经历了几代人的勤劳奋斗,如今的邹庄炒货从人工小炒变成了现代化的机炒。小小瓜子给邹庄百姓带来了巨额财富。当地人说,一户年收入十多万的是小意思,四五十万的大有人在,年收入超百万的不在少数,全镇年实现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。邹庄镇党委书记周坤语气中略带自豪地说:“邹庄是当之无愧的炒货之乡,目前,我们镇上有1.2万户村民,有1万户都在干炒货,3万多劳动力中有2.5万人在外地从业。”
4 y' m5 `' \; A/ v' b1 q “万国”别墅成一景
) H$ t. }4 {9 a3 @: ~ 气候炎热的七八月份是农闲时节,但在邹庄镇的大小村庄却是繁忙和喜庆的季节。村民们说,这个时候是炒货的淡季,在外忙了一年的村民都要回家看看,盖房子、办喜事等都要在这个季节进行。 邹庄镇邹埠村是炒货起家较早的村之一,村民很早就到外地干炒货,赚了钱之后就回村盖房子改善住房条件。记者跟随村支书邹为尚来到村里,看到不少人家正在大兴土木,村头路边到处都堆放着水泥、黄沙。今年47岁的邹为军在杭州干炒货有20多年,他盖的“别墅”是海派风格,上下三层有400多平方米,二层带个凉亭,凉亭旁边还建有水塘荷池。邹为军说,如今他在杭州有三个门店,年收入超过五十万,还带动很多亲戚到杭州干炒货。
4 T0 g4 D8 F3 q h. f" h 邹为尚介绍说:“村里有‘万国车’、‘万国别墅’的称呼,家家房子风格都不一样,成了村里一景。”仔细察看,果然每户“别墅”风格都不一样,有的是尖顶,有的是欧式的圆顶,有的窗户有雕花,有的有罗马柱,高级的还带车库。外地车牌号的高档小轿车在村里扎堆,初来乍到的人还以为是到了大都市呢。
因为很多邹庄人在杭州干炒货,为了便于管理和更好地为大家服务,今年初,邹庄在杭州成立了流动人口党支部和计划生育协会。邹为尚说:“成立仪式当天,光到会的大户就有近百人,足见邹庄人的实力。”